
平價/價內/價外 (At
the Money / In the Money / Out of the Money)
|
|
判別平價、價內和價外,都需要有兩個基本條件存在:正股(或指定產品)現價及行使價。
以認購期權或備兌認購證為例,平價等於正股現價與其行使價相若,價內等於正股現價高於其行使價,價外等於其行使價高於正股現價。
以認沽期權或備兌認沽證為例,平價等於正股現價與其行使價相若,價內等於其行使價高於正股現價,價外等於正股現價高於行使價。
買入價內備兌認股證或期權的優點是,風險較小,有若干內在值可供行使,價格升跌與正股走勢有直接關係。但缺點是其價格較貴,買入成本不輕,因已有內在值作保障。買入價內備兌認股證或期權的時機,最適宜是在它們的尚餘到期日有限時,但記著要以短炒為主。假若投資者不能承受太大風險,買入價內備兌認股證或期權是較佳的投資選擇。
至於買入等價備兌認股證或期權,優點是風險較價外的為小,其內在值雖有限,但價格較合理。缺點是等價備兌認股證或期權正處於好淡分界線,後市既有機會上升,也可能下跌,若不幸“買錯邊”,將本金投資在相反方向,該備兌認股證或期權價格的下跌潛力將不小,故等價備兌認股證或期權的風險是較價內的為高。
狀態
|
認股權證/備兌認購證 |
備兌認沽證 |
價內
|
正股現價>行使價 |
正股現價<行使價 |
平價
|
正股現價=行使價 |
正股現價=行使價 |
價外
|
正股現價<行使價 |
正股現價>行使價 |
~~~~~~~~~~~~~~~
買入價外備兌認股證或期權的吸引之處是,其價格全無內在值,僅有時間值而已,價格因而較廉。基於價廉,個別投資者若認為自己眼光準確,就會捨價內備兌認股證或期權,而選價外的。不過,由於價外備兌認股證或期權的風險極大,若處牛皮市(即後市走勢窄幅橫行),其價格將隨時間值的消耗而下跌,屆時投資者將白白蝕去投資金額的帳面值。同時,因為該備兌認股證或期權並無內在值,其價格升跌更易受供求關係影響,可能會出現“應升不升,應跌不跌”的相反現象,屆時投資者即使投資方向正確,亦未必能受惠於正股升勢(或跌勢)。因此,價外備兌認股證或期權的投資風險在三者中屬最高,投資者若非很有信心,還是應該避免買這類價外備兌認股證或期權。
|
中文名詞索引
Index of English Terms
|
摘自張小喬【168股市精解】,(C)2001匯智出版,All
Rights Reserved
Copyright ©
2001 投資易財經網有限公司。 版權所有,不得轉載。
© 2001 ecinvest.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.
|
憒閬亥岷嚗隢舐窗 webmaster@td.hkii.org
Copyright (c) 2000 - 2006 Hong Kong Institute of Investors and www.hkii.org
蝬脤批捆銋甈撅祇皜舀鞈摮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