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正股除淨對窩輪的影響
|
|
買賣窩輪最要緊是留意正股的走勢,窩輪是衍生工具一種,輪價會隨著正股股價上落而波動。當正股有重大調整時,例如派股息、送紅股、供股等,通常會影響輪價。所謂衍生產品,就是從正股所衍生出來的產品。因此,正股股本結構有所改變時,“●輪”(持有窩輪)就要加倍小心。
例如百富勤曾發行的香港興業輪1793就是一個好例子。香港地產界除了“五大天王”長實(001)、新地(016)、恆地(012)、新世界(017)及信和(083)之外,尚有很多二線地產股,而其中一隻基金愛股,就是香港興業(480),皆因該公司每年的業績,都有可觀增長。香港興業的主要業務是發展物業及物業管理,旗下發展的物業,以愉景灣及愉景新城最出名。就以愉景新城為例,分三期發展,樓宇呎價由第一期四千多元賣到第三期七千多元,而且賣個“滿堂紅”。雖然這個樓盤是香港興業和新世界合作發展,但香港興業所攤佔的純利應該不少。
所發展的物業銷售良好,公司純利自然上升,因此在1997年7月17日公佈的96至97年度業績,盈利達十一億三千九百多萬,較上年度盈利增長136.15%,PE由十幾倍跌至十倍以下。這次業績只包括愉景新城第一和第二期盈利,第三期的盈利還未入帳,如加上大嶼山二白灣及機鐵東涌站的發展,香港興業的盈利前景應該不錯。公司股價有盈利支持,理論上買其窩輪應該不會錯,但是公司如果送紅股或者派大量股息時,就要小心。為何?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除淨的程序,然後再作解釋。
香港興業在1997年7月7日公佈業績當天,同時宣佈每股派息16仙及十送一紅股,截止過戶日期是1997年9月24日,派息日期為1997年10月16日。派送紅股向來為散戶所喜愛,但是公司送紅股,對於股東財富,實則沒有多大影響,只不過所持有公司股數多了,而公司股價會在除淨當天作出調整。
香港股票結算,是T+2,即今天作出買賣,兩天後要交收。因此,如果想收股息,就要在最後截止過戶日期前兩個交易日買入股票,否則公司股東名冊上沒有名字,就無權收股息。香港興業收取紅股及股息的最後截止過戶日期是1997年9月24日,因此除淨日就是9月22日。如果在除淨日之前買入股票,就可收息,除淨日當天及之後買入股票,就不可收取是次股息。公司股價,亦會因派息及送紅股而作出調整。除淨調整公式見附表。
在1997年9月22日除淨日前一個交易日,即9月19日,香港興業收市價為10.25元,到了除淨日,調整派送股息及紅股之後,除淨價為9.173元。對於持有正股的股東,除淨對他們沒有影響,但對手握窩輪的人影響就很大。例如1793,除淨前行使價為9.38元,如果以正股除淨前股價10.25元計,仍然是價內輪,但是除淨之後,股價便變為9.173元,即刻成了價外輪。如果窩輪發行商不理會,對該輪的行使價和兌換率不加調整,那麼該輪輪價便會應聲大跌。
不過,當時百富勤仍是亞洲區大行,自然會重新把1793的數據調整,結果行使價改為8.527元,兌換率改為10兌1.1。雖然該輪數據已改,但該輪仍由除淨前10仙以上,跌到除淨後的7.1仙,跌幅達三成多。這是除淨時常見的現象,因為由宣佈派息至除淨時,有幾星期時間,在這幾星期,因為股東想收取紅股及股息,他們會持有正股,不作買賣,形成供應減少,股價提高。但在除淨之後,股東已經可以收取紅股及股息,所以可能會在市場上沽出部分所持正股,造成股價下跌。因此,如果公司業績大好,派高息或送紅股時,炒這些公司的輪就要特別小心,在業績公佈後初段,這些輪會有一段時間上升,但在除淨當天及之後,就要小心輪價可能會大幅回落。
香港興業除淨前後股價及輪價變化
|
日期
|
當日收市價
|
上日收市價
|
比對上日跌幅
|
香港興業正股
(480)
|
1997年9月19日
1997年9月22日
|
10.25元
8.75元
|
10.25元
9,173元
|
-4.61%
|
香港興業備兌證
(1793)
|
1997年9月19日
1997年9月22日
|
0.104元
0.071元
|
0.106元
0.104元
|
-31.73%
|
除淨價公式:
(舊股價-每股派息)×換取紅股所需之股數
除淨股價=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換取紅股所需之股數+所換紅股數目)
以香港興業為例,每股派息0.16元 10送1紅股,故其除淨價為:
(10.25元-0.16元)×10
*9.173元=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10+1)
百富勤-香港興業輪的走勢圖
|
常見窩輪述語
|
摘自王倫【炒輪心法】,(C)2001匯智出版,All
Rights Reserved
Copyright ©
2001 投資易財經網有限公司。 版權所有,不得轉載。
© 2001 ecinvest.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.
|
憒閬亥岷嚗隢舐窗 webmaster@td.hkii.org
Copyright (c) 2000 - 2006 Hong Kong Institute of Investors and www.hkii.org
蝬脤批捆銋甈撅祇皜舀鞈摮豢